不知不覺已經深秋,道路兩邊落滿了梧桐葉,一摸肚子驀然意識到秋膘貼過頭了。
秋天總是讓人感覺蕭瑟又寂寥,而我們?yōu)榱颂钛a氣溫帶來的這種孤寂感,總是忍不住吃很多。 不瞞大家說,我最近長胖了一點,這一點是多少,我都說不出口。 不過我認真反省了一下長胖的原因:飯吃的多,零食吃的也多。 為了遏制住繼續(xù)長胖的趨勢,我決定要控制飯量,少吃零食! 要控制飯量說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一定要用科學的方法。 食物不僅僅關乎營養(yǎng),也關乎家庭、友誼,以及與我們自己的聯(lián)系。當我們剛出生的時候,我們的母親對我們表達愛的第一個方式就是給我們喂食。感冒生病的時候,沒有什么比朋友端上自己做的一碗暖湯更讓人感覺暖心了。 食物是用來享受的,如果知道正確的烹飪方法,加上對的人的陪伴,真正健康的好東西也可以是美味、有趣和溫暖的。 比如說我們常吃的炒雞蛋: 如果用不粘鍋,小心不弄破蛋黃,那么放一丁點油就能煎好一個雞蛋。但是,如果把雞蛋的黃弄破,那吸入的油就多了。 這是因為,蛋白部分只有水和蛋白質,親油能力較弱。蛋黃中則不僅有脂肪,還有大量的卵磷脂,它是一種乳化劑,它能非常快地把大量油脂和蛋白質攏在一起。所以,蛋白吸收油脂能力差,蛋黃能力強。 炒雞蛋的時候,蛋黃蛋白混在了一起,吸油能力就很強了。 不過,如果用不粘鍋來做,而且放油很少,避免攪拌,等雞蛋凝固之后輕輕翻面,做成蛋餅,其實吸入的油脂也很少。 如果按照中國人的炒法,放入很多油,再大力攪拌雞蛋液,讓油脂充分被吸收進去,甚至起很大的泡泡,炒出來的雞蛋可真的是脂肪含量超高了。這樣的炒雞蛋,的確不太適合控制體重。 所以說,掌握健康的烹制方法很重要。 當然,烹飪必然不可缺少粟元小米油,豈止能煎炒烹炸,還有豐富的營養(yǎng)成分,吃的美味,吃的營養(yǎng),讓每一頓飯都健康而美好!